Bitget BGB 白皮书是 Bitget 为其平台代币 BGB 发布的官方说明文档,里面更新了代币结构、销毁机制与未来布局,而 PayFi(支付即金融)则是白皮书中提出的让 BGB 在日常支付场景中使用的构想,两者通过销毁机制和支付场景的收入挂钩,从而将代币供给调控与实际使用结合起来。下面将分五个小标题展开讲解 BGB 白皮书、其代币设计、销毁机制、PayFi 概念与两者结合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BGB 白皮书是 Bitget 为其平台代币 BGB 发布的官方文档,版本更新于 2024 年底,目的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代币模型、明确销毁机制和扩展生态应用。白皮书将 BGB 的使命定位在平台内外融合,它强调 BGB 应该不仅仅作为交易手续费抵扣工具,还应深入连接链上应用和支付场景。白皮书将 BGB 的权利规划分为三大方向:链上应用场景、PayFi 支付场景、平台内权益场景。白皮书中还明确了代币回购销毁机制,将其作为控制代币供应并调节价值的一环。白皮书更新意味着 Bitget 希望让 BGB 在 CEX(中心化交易平台)和其钱包生态(Wallet)中实现统一角色,从而将其打造为整个平台的核心资产。
白皮书还公开披露了一次性销毁、大规模回购销毁和长期销毁的规则。首次销毁中,Bitget 将销毁其持有的 8 亿枚 BGB,约占其当时总供应量的 40%。销毁完成后,BGB 的总供应将变为 12 亿枚,全部进入流通。白皮书设定从 2025 年起,Bitget 每季度将拿出其交易平台与钱包业务利润的 20% 用于回购并销毁 BGB。这样白皮书将公司运营盈利与代币销毁挂钩,使代币模型和平台经济紧密结合。
白皮书还强调销毁过程要透明、可查:回购后的 BGB 会发送到“销毁地址”(即区块链上的一个不可使用地址),并在链上披露具体销毁数量与交易记录。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社区或用户能够验证销毁动作是否真实执行。白皮书整体意图是使 BGB 除了在交易平台内有用,还能向链外、线下支付场景延伸,形成“平台 + 链上 + 支付场景”一体化布局。
在白皮书更新之前,Bitget 曾有两个代币体系:BGB(平台代币)和 BWB(钱包代币)并存。白皮书宣布将 BWB 与 BGB 合并,由 BGB 承担原先两个体系的职能,从而统一代币体系。这样做有利于简化生态、提高代币功能集中性。合并后,BGB 在平台和钱包之间的跨生态使用更为便捷。
首次销毁发生之后,BGB 的总供应量固定为 12 亿枚,其中所有代币都进入流通状态,即“100% 全流通”,不再保留额外锁定空间。销毁操作完成后,Bitget 宣布所有代币进入流通状态,用户可自由交易或使用。白皮书申请写明,销毁方式是通过将部分代币发送到一个“零地址”(即区块链上不能被控制的地址)实现永久移除。
合并代币和一次性销毁策略旨在减少复杂性,同时将供给模型重设为一个更紧密的流通体系。在这种设计下,后续的销毁活动对代币整体供给与价值预期的影响会更直接。
白皮书中的核心设计是“季度回购 + 销毁”机制。从 2025 年起,Bitget 承诺每个季度将其交易平台与钱包业务利润的 20% 用于回购 BGB,再将回购的 BGB 发送至销毁地址。利润来源包括现货交易费、合约交易费、杠杆交易费、钱包内 Swap、NFT 与合约交易等业务收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平台盈利能力触发代币供给减少的闭环。
在首轮销毁中,Bitget 一次性销毁 8 亿枚 BGB,约占原先代币总量 2 亿枚中的 40%。销毁操作分两部分:19% 来自核心团队持有代币,另 21% 来自流通与团队混合持有部分。之后代币总量定格为 12 亿。白皮书还承诺所有销毁操作会向用户披露、在链上公开销毁数量与交易记录。
在实际执行中,Bitget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就销毁了约 3,000 万枚 BGB,折合约 1.38 亿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这表明回购销毁机制已开始落地运行。由此看来,白皮书中的销毁规则并非空谈,而是具备一定执行力。
这种供给与回购销毁机制设计的核心逻辑是:平台盈利用于销毁代币,利润越高、平台业务越活跃,则销毁越多,从而可能在理论上减缓供给压力并增强代币稀缺感。也就是说,代币供给缩减不靠锁仓,而是由平台业务驱动。
理解了白皮书和销毁机制后,还需明白 PayFi 在 BGB 模型中的角色。PayFi 是“支付即金融”(Payment + Finance)的缩写或合成概念,是把代币支付能力与金融属性融合到日常生活使用中的一种构想。
PayFi 概念在 BGB 白皮书中被视为未来代币最具延展性的一环。PayFi 目标是让 BGB 能够用于现实世界支付场景,例如餐饮、旅游、加油、购物等。通过将 BGB 嵌入线下与线上消费场景,就让代币从纯粹交易工具变成可直接流通的支付工具。
在 PayFi 模式下,BGB 的使用者可以在商家支持的支付场景中使用 BGB 支付相应金额,而商家可以实时收到法币或稳定币结算。这样 BGB 扮演的是支付媒介角色。PayFi 架构通常需要支付通道、结算网关、商户接口和流动性支持。白皮书中将 PayFi 放在三大权利方向之一,意味着 Bitget 希望 BGB 从链上交易工具进一步延伸到日常消费层面。
PayFi 的成功依赖于多个因素:商户接受度、支付渠道的稳定性、交易速度、费用与结算方式以及合规性支持。在这个模式下,代币如果能够获得较多实际使用,就会推动代币需求从投机层面向使用层面过渡。白皮书还提出要在热门公链与主流 DeFi 生态中融合 BGB,使其在这些链上具备支付能力,从而实现跨链支付能力演进。
从白皮书设计看,平台利润驱动销毁机制,是 BGB 价值背后一个重要调节杠杆。PayFi 的出现,可以为 BGB 创造更多流通需求与交易频次,而这些交易在平台业务体系中将产生手续费收入,进而增加平台利润。正是这些利润可能触发更多销毁。换句话说,PayFi 应成为销毁机制的助推器。
举例来说,假设某用户使用 BGB 在一个商户消费,商户支付系统产生一定手续费或结算费用,这部分费用最终归平台;平台从中抽取部分利润;若平台将这部分利润的 20% 用于回购销毁,则消费行为就间接促进了代币销毁,从而拉动供给减少。这样 PayFi 场景中的使用频次越高、交易量越大,对代币供给调控的反馈就越明显。
另一方面,销毁机制一旦稳定运行、代币总量稳定在较少水平,就可能提高代币持有者对其未来稀缺性的预期,从而促进用户愿意在 PayFi 场景持有或使用代币。换言之,销毁机制提供了一种长期预期支撑,而 PayFi 提供了使用落地路径。二者互为支撑:销毁吸引用户持币预期,PayFi 为代币提供生命力与实际用途。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销毁动作应当透明、可查。实际操作中,每次销毁操作后,Bitget 会在链上公布销毁数量、交易哈希等信息。这样用户可以核验销毁是否如承诺那样执行。透明度是信任基础,也是使销毁与使用场景结合不流于形式的保障。
在机会方面,BGB 已经开始销毁动作落地,2025 年第二季度销毁约 3,000 万枚 BGB,折合约 1.38 亿美元。此举为其代币模型注入可验证的执行力。销毁机制、白皮书提出的 PayFi 布局、与链上生态结合的可能性,都为 BGB 在支付与链上应用场景中打下基础。而平台若能持续成长、交易量与支付场景增多,将为 BGB 带来支撑。
不过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首先,PayFi 模式要能广泛落地,需要大量商户接受、支付通道配套、结算体系支撑以及监管合规性保障。商户是否愿意接受加密代币支付、用户是否愿意使用代币支付,都是变量。其次,代币价值预期如果高度依赖销毁与供给调控,而没有足够使用场景支撑,那么在市场情绪转弱时可能会遭遇波动。再者,销毁机制若执行不透明或间歇出现偏差,会引发信任问题。代币合约安全、多链桥接风险、支付结算延迟、费用成本等技术与运营风险也需考虑。最后,整个模式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不同地域的监管环境、主流链生态接纳程度、支付基础设施成熟度都会影响落地速度。
因此,BGB 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要看平台能否有效推动 PayFi 使用、保持销毁机制可靠实施、加强透明度与合规支持。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其能否从一个交易平台代币提升为真正可用于支付与链上应用的资产。
关键词标签:Bitget,PayFi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GT如何实现链上资产安全?可逆交易机制有何特点?
除了线上打赏,狗狗币还有哪些被验证过的真实应用场景?
狗狗币有哪些实际用途?它能被用于日常支付吗?
Bitget BGB白皮书是什么?PayFi与销毁如何结合?
时间:2025-08-07 11:19:51
时间:2025-08-07 11:19:05
时间:2025-08-07 11:16:55
时间:2025-07-14 15:28:11
时间:2025-07-14 15:27:51
时间:2025-07-14 15:16:33
人气排行 meme币与比特币有关系吗?meme币和比特币之间的关系揭秘 虚拟币交易所怎么下载?虚拟币交易所app下载安装教程最新版 web3交易平台排行榜:全球web3交易平台排名前十最新汇总 大零币和小零币哪个值钱?大零币和小零币投资价值解析 热币是什么意思,是交易所还是一个币?热币概念解析 web3交易所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web3交易所简介 币圈杠杆倍率1还是10,倍数怎么算?币圈杠杆倍率计算方式介绍 热币交易所是干什么的,什么时候成立的?热币交易所入门介绍
查看所有0条评论>>